金秋九月,秋高气爽。在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的组织下,我们连同北京来的二位书画家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皖西的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六霍起义纪念馆,在这里接受了一场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安是块红色沃土。1920年6月,六安三农组建了革命小组,25年冬,建立了中共六安特别支部(直属中央),27年8月建立了中共六安特别区委,28年1月建立了六安县委,29年建立了六安中心县委,土地革命时期爆发了彪炳史册的六霍起义和苏家埠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抗日救国政治军事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前沿。这里哺育了32位开国将军,位列全国十大将军县第九位,走出了军事家许继慎和革命先驱汪荣华、周东屏。
独山镇是红色六安的中心。在这里打响了六霍起义全面爆发的第一枪,组建了安徽红军史上第一支游击纵队,建立了皖西苏区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这里三次设立县级政权。现留存九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罕见,安徽唯一。这里完整保存了我党苏维埃时期党、政、军、经济、文化、教育、司法等机构旧址。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邓少平、李先念、刘伯承、徐向前等光辉足迹。哺育了16位开国将军,享有“一镇16将,独秀大别山"之美誉。
独山暴动是六霍起义的第一枪。六霍起义是土地革命时期以六安、霍山为中心的暴发的以农民与民团相结合的系列起义的总称。是大别山地区继黄麻、商南、立夏节起义后又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六霍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它与之前黄麻起义建立的红军11军31师和丁家埠、李家集民团起义建立的红32师是鄂豫皖根据地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创建了皖西苏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的组成部分,标志着大别山工农武装成为现实。
继独山农民暴动后,在时任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领导下霍山县委领导了西镇地区农民暴动,歼灭民团和地主武装90多人,后来建立了徐育三任总指挥的360余人西镇游击队。六安中心县委决定西镇游击队变为第二游击队和之前成立的独山第一游击队、六安六区游击队合编为红33师,师长徐百川。除此而外还有桃源河暴动、白塔畈暴动、大化坪舞旗河暴动、六安南山暴动、潜山清水寨暴动。六霍起义的烈焰在皖西大地燃烧,四月下旬,在红32师、33师配合下潜山工农革命军收复了衙前镇、攻克了水吼岭,建立了以天堂寨为中心,在六安、霍山、霍邱、英山、潜山五县毗邻地区建立根据地。至此,东起淠河,西接商南,南接金家寨、水吼岭、北到白塔畈、丁家集,南北200余里,东西100多里毗邻地区建立了皖西革命根据地,人口40万。
在这块热土上有二位女中杰出代表不得不提。一位是刘伯承元帅夫人汪荣华,她出生于1917年2月4日,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革命,31年参加红军,31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里长征,36年12月入党。她两次翻越雪山,三次穿越草地,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另一位是周东屏,她是六安裕安区石子岗乡人。1917年出生于一个木匠家里。由于家境贫穷,十岁被送到沈姓人家做童养媳。她30年参加革命,32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后随红25军长征,35年到达了陕北与徐海东结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八路军、新四军医院工作,建国后任军委办公厅秘书,后是总参管理局的顾问。
革命是有代价的。以独山暴动为例,暴动的胜利,引起了六安国民党当局和地方反动势力的极度恐惧。豪绅地主一面多次电告蒋介石求援增兵镇压,一面跪求六安驻敌陈耀汉旅就地清剿。在十倍于我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下六安新生的革命政权和工农武装誓死捍卫革命成果,一大批革命干部和无辜的群众惨遭杀害。1930年9月7日,六安中心县委常委、独山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周狷之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数日后壮烈牺牲,时年27岁。临刑时,他告慰母亲,“共产党像巴根草,节节生根,斩不尽,杀不绝。国民党斩了我这一节,其他节照样生根。将来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面对刽子手他高声朗诵:“头颅抛千斛,风雨撼孤舟,宁为革命死,不作阶下囚。"1930年起,反革命对苏区进行了疯狂的反扑,通过拷打、火烤、活埋、刀砍、剖腹、穿绣鞋等惨无人道的卑劣手段,大肆掠杀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六安中心区委的独山、西河口、龙门冲、落地岗、同心寺、骆家庵等地及霍山东北区几乎断绝人烟。六安三区出现了一片纵横几十里的无人区,被害的干群三区区级干部九人,乡级干部30多人,农民协会会员2700多人,四区干群四五百人,六区干群2500余人,七区麻埠干群200多人。
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一场著名的苏家埠战役,这次战役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亲自担任。1932年3月1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独山。20日在独山戴家茶行召开联席会议,部暑“围点打援"分步实施方案,由此拉开了战役的序幕。21日晚红四方面军暗渡东西淠河,分割包围苏家埠、韓摆渡、青山国民党驻军,历时48天取得辉煌胜利,又称“48天大捷”。这次战役共歼敌19个团、两个警备旅共3万余人,生俘剿共总指挥厉式鼎和副总指挥梁鸿恩和5个旅长、11个团长及18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6000余枝,机关枪250挺,炮42门,击落飞机1架。5月23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特地为苏家埠大捷发来贺电。其“围点打援"的战略战术被收入美军西点军校教材。国民党对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彻底失败。
1932年5月,蒋介石亲自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调集26个师30万人马,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张国焘错误判断形势,命令红军坚决进攻,从6月下旬到8月底,与30万敌兵血战十余次,消耗很大。9月上旬,中央所在地的新集失守,主力红军自燕子河一带转移。9月20日,皖西北中心金家铺失守,随后召开鄂豫皖中央分局会议,决定郭述生、徐海东留守兵力与地方武装游击抗敌,10月红军西撤,第四次反围剿失利,苏区被敌人占领。
走出纪念馆,在纪念广场看到广场上的人们个个洋溢着笑脸,一群人在欢快跳舞,由此我们感叹今天的和平、幸福多么来之不易,是多少先烈和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赓续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奋斗!